中国拆船协会

 

 

 

中国拆船协会

 

编者按波罗的海国际海事公会(BIMCO)在其会刊《BIMCO BULLETIN2007年第2期上刊发了题为“中国拆船和过渡时期”一文。本刊摘译,以飨读者。

 

        BIMCO:中国拆船和过渡时期()

    BIMCO参加了20072月在中国珠海举行的国际拆船研讨会,这个主题的讨论是长久的,但是有两点值得特别关注:

一、中国拆船厂在拆船过程中能履行IMO 新公约草案的要求吗?

    通过对由中国海事局(MSA)、中国拆船协会(CNSA)推荐的两家拆船厂(江门市新会双水拆船钢铁有限公司、江门市中新拆船钢铁有限公司,译者注)实地考察, 结论为:可以。

    MSA的徐石明在他的题为“中国拆船的安全和环境保护”报告中说:中国拆船业已经走过40年的发展历程,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国支持IMO 的工作,并努力推进IMO 拆船公约草案的颁布与实施。

    20069月,MSA根据IMO 拆船公约草案进行了试点。地点在江阴市夏港长江拆船厂,拆解船舶为集装箱船“Nedlloyd Dubai”。试点的目的是查找中国拆船标准和国际拆船标准的差距,评估了公约草案对中国拆船的影响。此外,提出初步的解决方案,促进拆船业的人员安全健康防护与环境保护。

    在试点工作开展之前,MSA制定了详细周密的试点方案,方案以经MEPC54修订的《国际安全与环境无害化拆船公约(草案)》为基础,并综合了其他相关拆船指南。

    由于江阴市夏港长江拆船厂的履约能力及船东的严格管理,试点取得了成功,拆解作业已基本满足拆船公约草案与相关导则的要求。

    从参观拆船厂的情况看,没有理由怀疑中国拆船厂在过渡时期及IMO公约草案出台之后的履行公约能力。

二、在强制性制度实施之前,如何促进拆船的安全环保和工人健康

    拆船首次引起IMO 的关注是在1998年的MEPC42次会议上,1999MEPC43次会议上提到议事日程。200512月份召开的第24IMO会员大会上形成A.98124)决议草案。这个决议同意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MEPC)制定一个新的关于拆船的法律性文件。

    拆船国际公约草案有望在2008年的MEPC58次会议上正式通过,2009MEPC59次会议上获批准。

    但是公约草案在被IMO所达到最低要求的成员国认可数量之前还不能进入实施阶段,可能还需几年的时间。同时,在公约草案被通过和在全球实施之前,行业还需作认真的思考。这段时间通常被认为是过渡时期。

    此外,行业还必须认真考虑一种情况,即一个或多个传统的拆船国家对公约不认可的情况,在此种情况下,船东将处于多个国家或机构之间管理的一个灰色区域(即无管理的情况)。此种情况很可能会发生,需要对此进行关注。

    在中国举行的IMO拆船研讨会上,BIMCO就其相关船舶拆解的方针进行了说明,该方针主要为过渡期间的管理。

 BIMCO的观点

    BIMCO认为,船舶在其经济运行终止后,回收拆解是最环保的处置方式。确切的说,拆船是绿色工业。

    BIMCO的政策是支持IMO 出台拆船公约作为解决拆船污染的最有效办法,这个法律公约还需同时考虑ILOBC 的一些观点。

    BIMCO将继续参加IMO/BC等组织的有关船舶拆解方面的联合会议,其目的为在考虑国际航运业特点,保证船舶及其船员安全的前提下,对确立“注重实效的,可操作的,有效和平衡的”方案施加影响。

    船舶的设计、营运都是遵守相关国际规范的,因此,船舶在其整个运行寿命中,受制于现行法规及政府当局的约束和保护。因此,一条船舶,在完成从船舶到废弃物之转变过程中,遵守不同的法规管理是不现实的。

    BIMCO 鼓励会员及其他行业成员在销售报废船舶并对拆船的安全、环保及健康负责,遵守IMO公约,同时签订废船合同,应使用标准废船合同。

    在此过程中,船东履行其义务,承担其责任。然而,BIMCO 也认为对报废船舶应出具一份证明,证明该船是可报废拆解的主要是船旗国家的责任。另外,拆船国所在政府也应对进口废船有一些相关规定,对拆船厂应进行环境控制,包括工人的健康和安全。

    尽管IMO公约草案的制定有望明确对船东所处地位的认识,但是,(拆船)行业还需认真考虑IMO 公约的要求和全球履约之间的差距,因为这大概需要几年的时间。

    2001年行业集团出版了“拆船操作规程”。从现在到IMO拆船公约的实施过渡时期,如何进行管理的一个可行方法是,根据公约的精神对“拆船操作规程”进行修改,但是某些条款的实施可能比较困难,例如:申报程序等。

    在公约实施之前所有相关方都有公平的机会对他的文字及实际操作的可能性进行思考。

    上面提到的废船买卖标准合同,BIMCO有标准文本,建议会员们使用此标准文本。

                                          (田雨摘译)

 


 

 

 

 

 

Copyright?©2003 CNSA all right reserved